九十多岁的游本昌,再次“出圈”了。
这次不是因为复播旧剧,也不是靠什么回忆杀,而是他带着两个孙女出现在公众面前,一站上舞台,全场就被点燃了。镜头一扫,网友直呼:“这也太有灵气了吧!”颜值与气质俱佳,简直自带光环,连娱乐圈的顶流也未必能比得过。
说实话,很少有人能在九十高龄仍保持如此昂扬的精神面貌。游本昌站在台上,腰板笔直、神采奕奕,一开口,熟悉的那股“济公”味儿立马回来了。他发言落落大方,参与授勋、站台活动一气呵成,完全没有所谓老态龙钟的影子,反倒像是一位经历风霜却愈发坚定的老将。
而站在他身边的两个孙女,也成了当晚的亮点。一个眼神灵动、一个气质沉静,不靠浓妆艳抹就已足够吸睛。网友们纷纷留言:“这样的外貌,这样的气质,放到国产剧里演个女主都不违和!”但让人意外的是,两个小姑娘并未进入演艺圈。原因呢?正是因为爷爷的一句话:“人不能光靠脸吃饭,要有真本事才行。”
说这话的,不是别人,正是那个曾靠一块破布、一个眼神,把“济公”演进几代人记忆里的游本昌。他的表演从来不是为了讨好观众,而是为了传达人心与信念。他演农奴,翻了十九本书只为理解人物心理;演吃臭肘子那场戏,也不马虎,非得琢磨出“真香”的感觉。
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济公形象,剧组想给他换身体面些的僧袍,他却一口回绝,还亲自动手把衣服剪得破破烂烂。“济公穿得整整齐齐,还叫什么济公?”这话听着像玩笑,实则是游本昌对角色、对艺术的极致追求。他不是在演,而是在“活”。
如今特效横飞,滤镜滥用,演技常常被包装和流量掩盖。而游本昌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匠人精神告诉我们:一块破布,也能撑起一段传奇。
更难得的是,在别人忙着炒人设、做直播、开公司捞金时,他却把自己的房子卖了,为了什么?为了成立一个剧团。他说,戏剧不能断根,不能只剩下热闹,没有人心。那时没有短视频流量红利,也没有“流量密码”,他就一个剧团一个村地跑,全靠一股信念在支撑。
他也不是不懂“流行”是什么,但他始终坚持一件事:宁可少赚钱,也不能随便凑合。他说:“不演,心里不踏实。”这样倔强、纯粹的演员,放眼现在的娱乐圈,的确少之又少。
而对于两个孙女,他尤为疼爱,却从未刻意去“打造”她们。他希望孩子们懂得:出名不是目的,做人比成名重要。“演戏可以学,但不能把娱乐圈当成跳板。”他太清楚这个圈子的风雨——今天被捧上天,明天就可能被忘得干干净净。热搜有尽时,但人品和底气,才能长久。
所以两个小姑娘没有刻意包装,也没有借爷爷的名声炒热度,她们就是安安静静地做自己——普通,但不平庸。这种干净、自然的气质,如今反倒成了最大的稀缺品。
看完这一幕,我忽然觉得,这才是真正的传承。不是把光环留给下一代,而是教会他们怎样在纷扰的世界中坚守本心。或许这两个女孩将来不会踏入娱乐圈,但她们会活得有分寸、有底气、有光芒。
像游本昌这样的演员,如今真的不多了。他用几十年诠释了什么叫“演员的尊严”,也用一生告诉后辈:不走捷径,也能走得远。
你觉得呢?这样的坚守,这样的家风,是不是比一时的名气更值得传承?
人人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